

非洲姑娘身穿一身红色的“高姐”职业装制服,喜庆十足
非洲首条现代化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开通,这是我国企业承建的海外首条全产业链“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标志着成套中国铁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也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成果。埃塞俄比亚首都亚迪斯亚贝巴拉布火车站的通车仪式上,当地乘务员在等待嘉宾剪彩。乘务员身穿一身红色的“高姐”职业装,显得非常喜庆。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城区,废弃的法国殖民时期建设的火车站。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曾是非洲最早拥有铁路的国家,法国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建了一条1米轨距窄轨铁路,由于年久失修,早在上世纪末,两国间的百年米轨铁路就降速到每小时15公里,不少站段已经被废弃。往来两国首都,除了飞机,还有一条常年堵车的两车道公路。亚吉铁路沿线,一辆汽车在土路上行驶。1980年代,埃塞俄比亚委托印度规划从亚的斯亚贝巴至红海港口阿萨布的铁路,但该规划因厄立特里亚独立、埃塞俄比亚丧失全部海岸线而破产。此后,埃塞俄比亚曾寻求欧美国家参与新铁路的规划,也均无果而终。当地还存在用毛驴运送货物的“驴帮”。埃塞俄比亚地处高原,号称“非洲水塔”,拥有巨大的水电潜力,但是石油却需要从国外进口。埃塞俄比亚许多地方,仍然是土路,主要交通方式是汽车和牲畜。作为以农业为主、依赖进出口贸易的内陆国家,没有一条国际出海大通道,严重影响了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而面积仅有2.3万平方公里的吉布提,自给能力极低,却地处红海、亚丁湾中节点,扼守苏伊士运河战略要冲,修建一条运力大、速度快的跨境铁路迫在眉睫。此外,美国和法国、日本都在吉布提建有军事基地,是多个国家海外军事部署的重要地带。吉布提火车站,当地雇员在为铁路通车做最后的维护。新世纪之初,埃塞政府聘请了瑞士、澳大利亚的铁路工程咨询公司就该国铁路规划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可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基础设施落后、电力输送与基建材料供应掣肘的国家,建设一条电气化铁路是“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吉布提施工段,一名当地人向施工人员竖起大姆指。在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中国中铁与中土集团组成的联营体获得了亚吉铁路的建设权与运营权,埃塞段70%的资金和吉布提段85%的资金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商业贷款,由中国企业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吉布提火车站,一名中方工作人员在为试运行的火车头做信号牵引工作。中方结合两国实际对铁路设计进行了调整,实现了“中国标准”的本土化,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国情,也能保证工程合理盈利。吉布提,当地雇员在烈日下对铁路做通车前的维护,铁路的建设解决了当地不少就业。施工期间,项目为埃塞和吉布提两国创造就业岗位约4.8万个。吉布提施工段基地,2名当地妇女在给后厨厨师当助手,四年施工期,许多当地人也练就一手好的中国菜。吉布提铁路段,火车头试运行到途中,一名居住在附近的当地人热情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本文由中国制服设计网转载。
“高姐”身高都在1.64米以上。“高姐”语言要规范,肢体要优美和大度。特别是微笑,在培训中,每一位列车员嘴巴上都得咬一根筷子,露出8颗牙齿才算标准。但又不是那种机械式的微笑,一定要真诚,就像邻家小妹妹那样。虽然“高姐”不会像空姐那么专业,要会几国语言。但第一批高铁列车员9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外语都会说一些,包括一些常用的对话,比如上海到杭州需要多少时间,列车上卫生间在哪里,需要吃点什么东西之类的对话,都要求列车员要熟练掌握。南广贵广高姐,2014年12月26日南广贵广高铁首发, 苗服乘务员抢眼球,车厢里的旅客们被苗族服饰的乘务员吸引,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乘客们拦住苗服女乘务员求合影。[1] 上海高姐,2011年6月15日,上海铁路局上海客运段数十位京沪高铁乘务员在虹桥站内集中亮相。根据安排,上海客运段未来将担当28对京沪高铁的乘务任务。选拔“高姐”的标准是,18至22岁,身高1米65左右,大专以上学历,普通话国家二级甲等或英语三级以上水平。“3000多名应聘者中,最终我们选拔了400人进入京沪高铁乘务员预备队伍。”从2010年11月开始,上海客运段共分5个批次,组织这些刚毕业的“娃娃兵”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共分5个级别,只有当预备“高姐”们分别通过一级封闭式集中培训、二级模拟强化培训、三级礼仪举止专项培训、四级名师带徒跟班培训、五级体验式实战培训后,培训才算结束。截至2011年5月底,上海客运段从400名预备“高姐”中选出270名学员,同时又在既有动车和沪宁、沪杭高铁中选拔出100多名成熟“高姐”。就这样,这支由90名列车长、313名乘务员组成的京沪高铁乘务员队伍终于组建完毕。“京沪高铁开通后,我们要求1长4员(每16节车厢配1名车长和4名乘务员)在各自负责的车厢内,不停地、轻轻地来回巡视。如果发现旅客有需要,在第一时间提供服务;如果没有需要,不得打扰旅客休息。新疆高姐,“飞机上有空姐,动车上有动姐”。2014年6月3日,“和谐号”动车试跑兰新高速铁路(新疆段),新疆动姐们在动车上为前来采访、试乘的中外记者服务。兰新高速铁路自甘肃兰州西站引出,最终引入乌鲁木齐站,全线共设31个车站,跨越甘肃、青海、新疆,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线路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亚吉铁路也同时带动4亿多美元的中国机械设备、通信及“四电设备”、建筑施工材料走进海外市场。吉布提,一名中国火车司机驾驶牵引车头在铁路上试运行。亚吉铁路上运行的火车头和车厢全部是由中国生产制造。吉布提铁路段修建的跨度最大的铁路桥,这也是当地最大的桥梁。吉布提新建好的火车站外景,此火车站在当地目前是最好看的建筑之一。以铁路建设为平台,中国企业将产业链延伸至港口、物流、地产等板块。当地商人对未来很自信,随着亚吉铁路的通车,货物从吉布提港口运至亚的斯亚贝巴的时间将从一周缩短为10余个小时,跨境物流效率大大提高。非洲施工条件艰苦,在德雷达瓦中方施工基地,中土埃塞公司副总经理陆海强在菜地里拔空心菜,青菜在当地是稀缺的东西,中方工作人员自己建立了一个菜园子自给自足。在亚迪斯亚贝巴车站,中方列车长丁继华指导埃塞俄比亚乘务员练习迎宾礼仪。仅在埃塞俄比亚,就有2000多名当地员工正在接受铁路运营培训,包括乘务员、火车司机、技术人员等。建设完工的亚吉铁路德雷达瓦段穿越在非洲东部的广袤大地上,吉布提至亚的斯亚贝巴的运输时间从公路运输的7天降至10个小时。在亚迪斯亚贝巴举行的首发车仪式上,等待首发的火车。亚吉铁路正式通车后,采取“6+2”形式,即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中土集团联合运营6年,之后将运营权移交给当地人,同时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中土集团再提供2年的技术服务。拉布火车站广场,现场奏乐的仪仗队。中埃两国的乘务员在拉布火车站大厅入口处,一起迎接试乘的嘉宾。当地各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受邀参加火车首发试乘。客车为长春客车厂制造的25G型客车,这些客车采用埃塞国旗色主色调特别涂装。包括硬座、硬卧、软卧、餐车四种车型。首发火车上,一名身穿制服的埃塞俄比亚乘务员在火车入口处承担引导乘客上下车的工作。亚吉铁路建成后,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两国政府,特别是埃塞俄比亚政府,有意以中国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铁路技术规范。本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以后,加纳、南苏丹、乌干达、卢旺达等国代表均来考察,对中国标准表现出兴趣。当地轻轨工作人员也来体验火车的开通。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线路也是由中国建设,是非洲大陆首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城市轻轨。从民众的角度来看,亚吉铁路带来的改变更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就业机会众多,周边城市的人们可以到亚的斯亚贝巴上班,实现同城化生活,增强经济活力。在吉布提港口堆场外的马路两侧,码放着成片的货物。港口外,等待装卸货的大卡车排起了数公里的长龙。“要想富,先修路”,亚吉铁路的如期通车,使埃吉两国看到了发展工业化、建设非洲制造业大国的希望,也为更多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提供了便利。本文由中国制服设计网转载。
“高姐”指的是中国高速铁路上行驶的动车组上从事为旅客服务的女性工作人员,也叫做“动车乘务员”。在激烈的客运市场竞争中,勤恳温柔地为旅客提供细致服务的高姐以她们姣好的形象和温和工作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批乘务员年龄基本上在18岁至22岁之间,年龄稍微大一些的,都是骨干、车长,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学历大专以上,有一部分学的就是航空服务专业,身高要求1.65米至1.70米之间。实际上,首批乘务员的身高都在1.68米至1.72米。此外,对体重也有要求,无论多高,不能超过60公斤。有了准入条件,还需要经过三轮以上的面试,面试内容包括形象,沟通能力和文化修养等。 自2010年5月份起,上海客运段的“星探”们,就分别前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国家正规大专院校举办京沪高铁“高姐”的专场招聘会。对“高姐”的选拔标准是:年龄19岁至22岁,身高165cm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拥有普通话国家二级甲等或英语三级以上水平。这还不算,全部符合条件的美女,还要经过5道关卡,层层选拔。本文由中国制服设计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