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饰之普米族服饰
( 4978 ) (6) 2015-11-25 13:59:10







普米族源于古代氏羌族群,其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丰富而独特。普米族主要聚居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丽江市的宁蒗、玉龙、永胜等地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普米族长期和纳西、彝、藏等民族杂居,服装及头饰吸收了他民族服饰特点。男子上衣为对襟金边短衣,以黑白两色为佳,扣双钮在肘下。下穿麻布宽裆开桶裤,不用裤带,下加九尺长,五寸宽的麻布为梆腿至脚,上加五寸宽的白麻布在裆口起收缩作用,不穿内裤,腰间缠一根九尺长的腰带,衣裤一并栓紧,上下不分开,以便于活动。富贵人家则脚穿靴子,靴底钉上铁钉,走起路来格格作响,以示贵人一等。一般贫民则大多赤脚,或穿草鞋。日常生产劳动中,则穿羊皮褂,用麂皮或岩羊皮制成。普米族妇女的上衣为黑色、兰色、白色的开襟短衣,和男子基本一样,但袖口有花边,领口用花线绣上吉祥的图案。下身着百褶筒裙,裙脚边加一圈红线,裙裆口加一圈白色厚布,裙脚宽大,缝成褶皱形状,一般需布匹二丈多。腰间系一根彩带,彩带多用山麻或羊毛捻线织成。日常生产生活中,普米族妇女喜欢穿羊皮褂,皮褂有两种,一种是有袖子的开衫皮褂,一种是不作任何加工缝制的披肩皮褂,一般多用披肩皮褂。青年妇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现代大多用棉布;过去多喜欢白色,现在喜用白黑红等多种颜色;右面开襟,下襟较短,窄袖高领。春天她们穿用条绒缝制、领和衣边镶嵌金银边的夹衣,称金边衣服。成年妇女都披皮披肩,通常是用山羊皮、绵羊皮、牦牛皮制成的,以山羊皮的为贵,披肩大多选用洁白的毛皮制成,美观大方。在披肩上结两根带子,系在胸前,白天可防寒,坐时当垫坐,睡时当褥子。